首页

艾彩sm

时间:2025-05-24 22:57:06 作者:2025中国-中东欧国际帆船赛启航 浏览量:28088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近20年来,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减少到近10年均值9.2次。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据国家林草局统计,“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

  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近一年来,中国以“三北”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重点面向东北亚、阿拉伯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东以班列集结中心为“点” 编织外贸通道网

郑钦文在复盘比赛时表示,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在峰值上,很难集中注意力。“我很清楚为什么会摔倒,就是因为自己精神不太集中,感觉太累了,精神力量不是很充足,有一种没睡好的感觉。”

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建成投产约八成

多家出品方带来25个孵化电影项目,包括《澳门行动》《1950我们正年轻》等。一批有意向参与项目的电影企业和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于项目路演后进行了对接洽谈。

(两会访谈)最高检张相军谈推进行政检察工作现代化四个关键词

据介绍,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作为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依托具备世界领先算力的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获得科技部批准筹建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天河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形成了国产自主全链条大模型研发支撑体系。在此平台基础上研发训练的“天河天元大模型”于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走出了一条完整的生成式智能信创路线。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范天锡长期从事风云气象卫星工作。他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计算机引进小组副组长,确定的计算机系统完全满足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要求。他负责建设的NOAA卫星定量资料处理系统,不仅是NOAA卫星资料的应用平台,也成为风云一号资料处理软件开发的平台。1987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建设成功,范天锡承担关键的资料预处理软件的研制,该系统一直稳定运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他执笔编写了《发展我国气象卫星的“九五”规划和后十年纲要》《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的“九五”规划和后十年纲要》等重要文件,为我国气象卫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湾花莲外海发生里氏规模5.0级地震

把数据作为资产进行管理和价值创造,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位资产管理专家认为,实现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创造,首先要解决数据资产的登记问题,其次是充分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